随着各地初雪降临,冬天来了,湿疹这个难缠的“小恶魔”也随之露出了獠牙,不少人开始出现皮肤发红、发干、发痒,还经常反复,虽不致命,但也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这也痒、那也痒,吃不香、睡不好,反反复复好不了,缠缠绵绵到终老”
图片来源|图库
那么,湿疹究竟是一种什么病?人为什么会得湿疹?得了湿疹要做哪些检查?过敏原检测的意义是什么?别着急,这篇文章就为您详细解答一下!
1、湿疹究竟是一种什么病?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在皮肤科门诊十分常见,约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15%~20%[1]。
湿疹的发病率很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湿疹在发达国家儿童中的流行率高达30%,成人中的流行率约为10%[1]。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环境的急剧变化,目前湿疹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
图片来源|图库
湿疹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皮损形态多样,一般呈对称性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病程不定。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可以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3期[2,3]。
①急性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
②亚急性期:红肿及渗出减少,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
③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
2、人为什么会得湿疹?
很多人可能认为,既然名为“湿疹”,那么肯定是在潮湿环境下才会发病。
图片来源|图库
其实不然,湿疹的“湿”并不是指具体的发病原因,而是指皮损有“渗出”倾向。
真要论湿疹的病因,还是十分复杂的,下述这些内外因素都会让湿疹找上门来。
内因:如家族遗传、特应性体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异常、新陈代谢障碍、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
外因:如居住环境潮湿、气候寒冷干燥、食物致敏、吸入花粉尘螨、接触动物皮毛、频繁使用洗涤剂等。
3、得了湿疹要做哪些检查?
过敏原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湿疹的确诊主要根据病史、皮损形态、病程等,必要时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以鉴别诊断及筛查可能的病因,从而尽量避免或减少湿疹的发作。
图片来源|图库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过敏原检查:用于确定或排除引起湿疹的过敏原。
①斑贴试验:将一些接触性的过敏原试剂放于斑贴纸上,贴在患者后背,48h后去除,观察对应皮肤位置有无发红、瘙痒症状,从而确认过敏原。
②点刺试验: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提取溶液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15~20分钟后查看结果。
③血清特异性IgE测定:通过定量检测人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lgE)来检测发现过敏原。
(2)感染相关检查:对于某些特殊部位的湿疹,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感染相关的检查。比如手足部、阴囊、腹股沟等部位,应进行真菌涂片或真菌培养检查,以排除原发或继发真菌感染的可能。
(3)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以为湿疹的鉴别提供参考,但不能用于确定病因。急性湿疹表现为表皮内海绵形成,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少数为中性和嗜酸性细胞;慢性湿疹表现为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棘层肥厚明显,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变粗。
Q
上文我们提到,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花粉尘螨或动物皮毛等环境过敏原)是湿疹的发病原因之一,那么,得了湿疹是不是就一定要查过敏原呢?
图片来源|图库
答案是否定的。
A
虽然湿疹与过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过敏并不是湿疹发病的独立原因,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常规做过敏原检测。指南共识也提出,对于持续性的中度至重度、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湿疹,才会进行过敏原检测[4]。
此外,过敏原成千上万,目前的过敏原筛查手段都有其局限性,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涵盖世界上所有种类的过敏原,而且过敏原检测的结果还会受到患者是否用抗过敏药治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过敏原检查结果阴性并不能作为排除特定变应原的标准。
总而言之,湿疹的发作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过敏只是其中之一,过敏原检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确定或排除引起湿疹的过敏原。
面对湿疹,还是应该先遵医嘱对症治疗。如果疗效不理想,病情反复,那就需要做过敏原检查,以进一步查找病因,力争防治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微微,松雪,阮娜,等.湿疹的病因及护理现状综述[J].中医临床研究,,30:42-43.
[2]李邻峰.中国湿疹诊疗指南(年)解读湿疹治疗: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28(30):7,10.
[3]韩晶.关于湿疹的研究综述[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01:-.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儿童过敏原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