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花的功效与药理作用介绍
植物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细弱入土浅。叶3-4枚,嵌叠着生,深绿色有光泽。花葶等高于叶丛,有2-3分枝;花较小,淡紫色,垂瓣边缘具波状锯齿,中部有橙色斑点及鸡冠状隆起,旗瓣稍小,上部边缘有齿;花期4-5月。
生态习性
蝴蝶花原产于中国江苏、浙江、湖北等地,为暖温带半阴性树种。较耐寒,能适应一般土壤,好生于湿润肥沃的地方。长势旺盛,萌芽力、萌蘖力均强,种子有隔年发芽习性。
药疗用途
甘、苦,平。活血,镇痛,止痒。 腰扭伤,关节疼痛:嫩枝、叶,4钱,水煎服。 疮、疖、疥、癣瘙痒:叶、果实适量,煎水洗患处。
繁殖方法
常用种子繁殖,11月采种,堆放后熟,将种子洗净,用低温层积至翌春播种,覆土需略厚,上面再盖草。当年6月有一部分发芽出土,这时可揭草遮阳,留床2年可换床分栽,4~5年可供移栽用于庭园美化。 蝴蝶花移栽:蝴蝶花移栽容易成活,应在早春萌动前进行,以半阴环境为佳,成活后注意肥水管理。主枝易萌发徒长枝,扰乱树形,花后可适当修枝,夏季剪去徒长枝先端,以整株形,花后应施肥一次,以利生长。
蝴蝶花播种:蝴蝶花果实为单果类中的核果,内果皮极坚硬,包于种子之外,种子采收期一般在10月以后,以种子外果皮发黑为成熟标志。种子采收后应沙藏,翌年清明取出,洗去果皮,将种壳(内果皮)剥去,或者磨损部分种壳,或者用0.1%的稀酸溶液浸泡24小时,使种壳软化后再播种,未经处理的种子一般当年很难出苗。播种后覆土1.5厘米左右,如是盆播应经常浇水、松土,使苗尽快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