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知道吗?有时,宝宝常见的湿疹、吐奶、腹泻等看似是“小毛病”的过敏症状,其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大问题”!据调查,在中国有40.9%孩子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1。令人担忧的是,即便过敏现象已如此普遍,很多妈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会认为是“小时候”的症状,长大就会好了。殊不知,一旦过敏历程开启,就可能伴随宝宝一生,从而对宝宝的皮肤、营养、睡眠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终生影响。
过敏历程一旦开启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临床研究与观察发现,婴儿期的宝宝一旦过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依次出现不同的过敏症状:一种过敏症状消失后,新的过敏症状又有可能出现,而且会变得越来越顽固和难以控制,好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医学上称之为“过敏历程”。有统计数据显示,婴儿期患过敏性湿疹的宝宝,长大后罹患过敏性哮喘、鼻炎的风险是没有发生湿疹宝宝的3-8倍!
一旦宝宝发生过敏症状,一般只能采取回避过敏原和对症治疗的方法,通常较难治愈,会伴随宝宝一生。因此,妈妈们可要及时了解过敏的严重性,及早预防,让宝宝远离过敏风险。
一、不同年龄阶段都会发生哪些过敏症状?
过敏主要会影响人体的三大系统:皮肤粘膜、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最早的过敏症状,常常出现在皮肤和消化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系统的过敏症状也会变得更加突出。
1-2岁内:过敏性湿疹、吐奶和腹泻常见
婴儿过敏性湿疹(特异性皮炎),俗称为“奶癣”,通常发生于宝宝出生后的2-3个月或更早。湿疹主要由食物过敏引起,牛奶蛋白往往是宝宝最常接触到的第一种过敏原。
这时候的湿疹经常出现在宝宝的脸颊、眉间、额头和头顶皮肤上,最初是红色小丘疹、小水疱,慢慢聚集成片,波及全身皮肤。湿疹遇热或潮湿时局部变红,皮肤会变得粗糙、脱屑,常常伴有红肿、渗液,甚至破损。患湿疹的宝宝会感觉很难受,湿疹部位又痒又疼,让宝宝烦躁哭闹,难以入睡。如果宝宝伸手抓挠,还可能引发病菌感染,加重病情。湿疹往往反复发作,让宝宝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阶段宝宝食物过敏还会体现在消化系统上,比如进食后出现呕吐(注意不是溢奶)、腹泻、便秘,特别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因过敏引发的严重肠绞痛,夜间哭吵不安等症状
3-7岁:喘咳-哮喘病高发期
3-7岁是过敏性咳嗽、哮喘病高发期,主要体现为咳嗽、气喘和胸闷。比如受刺激性气味、花粉、灰尘、寒冷空气或其他过敏因素引发的剧烈干咳(没有痰),甚至伴有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7岁以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
这时候的过敏性鼻炎具体表现为鼻痒、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眨眼、揉眼、眼痛等,一直到三、四十岁都会维持这些症状的高发病率。
二、过敏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过敏可能多方面的影响婴儿的生活质量,从皮肤、营养、睡眠,甚至情绪方面对宝宝造成长期的影响,这些影响的危害一开始可能并不明显,但久而久之就会对宝宝造成较大的影响。
1、皮肤损害
婴儿期过敏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就是湿疹,这对宝宝娇嫩的皮肤是一种严重的损害,如果抓挠溃破,还可能继发皮肤感染。
2、营养摄入不足
如果导致过敏的食物是重要的营养来源,如牛奶蛋白、鸡蛋等,会妨碍宝宝获得充足营养,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
3、影响睡眠
过敏症状会导致宝宝身体不舒服而哭闹,常常使宝宝睡眠不安,不仅妨碍宝宝的睡眠、影响宝宝身体发育,同时还会影响家长的正常睡眠。
4、负面情绪
过敏的反复发作长期影响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以及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2岁以内发生过敏性湿疹的宝宝,10岁时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绪和行为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
三、母乳喂养是最有效的“防敏妙方”
母乳本身就是低敏的,能为宝宝带来天然的保护。母乳中的蛋白对于宝宝来说是同种蛋白,一般都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母乳中自带“聪明的”水解系统,可以将母亲膳食中的过敏原蛋白质,提前水解成小分子,从而避免刺激宝宝敏感的肠道。同时,母乳成分和营养配比都天生适合宝宝的胃肠,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过敏。
除了天生低敏,母乳中还含有免疫抗体和活性益生菌,能对宝宝体内微生态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母乳喂养的过程是有菌喂养,可以帮助宝宝的体内微生态尽早建立,从而利于预防宝宝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