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闻站将推行证制度
与传统媒体一致
国家互联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9日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站核发新闻证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国新闻站正式推行新闻证制度。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站采编人员由此正式纳入统一管理。
从今天起,一直都在默默采访,却始终没有“持证上岗”的媒同行,终于要领证了。
在客户端、APP、公众号已经大行其道的新媒体时代,这张证对于络媒体而言究竟有怎样的分量?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络同仁的“名正言顺”是否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哪些站有资格先拿到证?
国家互联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告诉新华社,首批实施范围是经国家互联信息办公室批准的且取得互联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并符合条件的新闻站,申领人员应为新闻站编制内或者正式聘用的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具有一年以上新闻采编工作经历的人员。国家互联信息办公室负责新闻站培训和资格审核把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核发证。
根据2005年出台的《互联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共分为三类,而这次有资格获得新闻证的络媒体,属于三类当中的第一类,即“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类通讯信息的互联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通俗的说,首批有资格获得证的络媒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设立的新闻站,以及一些取得互联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的行业站。
从证的发放范围不难看出,新浪、搜狐、百度、腾讯等有络新闻发布功能的二类资质站,即商业站并不在发放的范围内。
——媒证有什么不同吗?
姜*告诉,此次在全国新闻站发放的新闻证与对传统媒体发放的新闻证一致,以确保传统媒体与络媒体同一标准、统一管理。新闻站必须依照核发范围、申领条件、申领程序等相关规定,认真审核申领人资格条件,严格控制证发放范围。同时,《通知》还要求新闻站主办或主管部门须认真履行审核职责,严格审核新闻站提交的申报材料,指导新闻站按时完成新闻证核发工作,并不断加强对新闻站新闻的监督管理。
“一致”的证意味着,络与传统媒体从今往后将具有完全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这对提高络媒体的工作便利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早在这次通知出台之前,在络媒体证进行试点的阶段,部分中央新闻站的采编人员也领取过证,不过大都是通过其站所属上级新闻机构的名义申请获得,证上大都也著名了站所从属的新闻机构,如“xx报xx”,通知出台后,络的证上会直接印上“xx”。
——络媒体自由会受影响吗?
由于络媒体证的发放有着严格的资质和条件限制,通知出台后引发了另外一种担忧,这种发放方式会影响络媒体的自由度吗?
姜*告诉,*策不会对络传播的自由度造成影响。新闻就像其他产品一样,都是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做,需要有专业素养,具备专业才能的人来做,*策出台后,新闻只会越做越好看。优秀的新闻会越来越多,滥竽充数的采编人员在这个行业里生存会越来越困难。
——传统媒体应该“害怕”吗?
“重磅:媒有了采访权!”“传统媒体最后的‘*策红利’也没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通知发出的当天,关于传统媒体可能受到巨大挑战的观点迅速充满络。新闻站采编人员获得证,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吗?
“竞争并非是从业人员间的竞争”针对证发放是否会大幅提高络媒体的竞争力,姜*表示,站有了证,因为会受到更规范和专业的培训,本人的竞争力会更强。但络媒体和传统媒体间的竞争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并不决定于此,而是由媒体发展的态势所决定的。
将新闻站纳入证管理范畴,填补了证管理办法中对于络类别的采访人员新闻实践上的法律空白,为新闻站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充分体现了依法治的精神。